统一门户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必赢国际电子游戏网站
所在位置: 首页 > 必赢国际电子游戏网站 > 正文

《武书连2019中国高职高专排行榜》公办高职高专全国第182名全省第16名 

清职院:打造助推清远入珠融湾 和乡村振兴的“工匠摇篮”

时间:2019-12-24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曾树桂 魏金锋点击数:

 

 

    日前,《武书连2019中国高职高专排行榜》发布,必赢nn699net(以下简称清职院)办学综合实力在全国988所公办高职高专中排第182名,全省60所公办高职高专中排第16名,在粤东粤西粤北高职院校中排名第一,办学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走在粤东西北前列。

    清职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省委、省政府“1+1+9”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国家、省、市对职业教育的重大部署,抓住发展机遇,在粤港澳大湾区、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的辐射带动下,围绕清远市两市三区的发展定位,清职院不断完善顶层设计,明确发展战略和办学定位,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打造入珠融湾和乡村振兴的工匠摇篮

    铸魂育人

    构建一核双环大思政格局

    2019年,清职院大力抓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构建一核双环,即以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和学工思政为核心和抓手,以活动育人、网络育人和组织育人为平台,以文化浸润为熏陶的大思政格局。强化师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探索新媒体教学模式——微课教学。推进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元素,在每个二级学院遴选1门专业课程作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试点,发掘教材、教学环节中的思政元素。落实社会实践课程化,将社会实践课程纳入教学计划。

    通过构建一核双环大思政格局,清职院较好地解决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难题,回答了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更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清远籍毕业生46%留清就业

    “大国工匠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清职院构建动态专业结构体系,围绕清远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办好专业,专业链接产业链、创新链,不断提升专业服务产业水平。目前,学院共开设11大类、23个二级大类、32个专业。建成和在建的国家、省级品牌专业12个。专业设置坚持总量控制,有增有减的原则,构建动态专业结构体系,适时创办新专业,淘汰落后专业,重点发展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专业,发展新工科新商科。六大专业群与清远现代产业体系无缝动态对接。其中,机电一体化专业群对应高端装备制造业,食品药品、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群对应生物医药、现代农业产业,信息技术专业群对应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护理与康复专业群对应医养融合发展大健康产业,经贸与物流专业群对应现代物流与商贸生产性服务业,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

    清职院坚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方针,突出实践教学,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生专业技能不断提高。据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显示,学院近年来新生报到率、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平均起薪、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等指标呈现持续上升态势。

    清职院坚持立足清远、扎根清远,为清远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在人才培养方面,近年来,学院想方设法多招收本地生源,鼓励毕业生留在清远就业。2019年招录清远籍生源3175人,占新生总人数的37.60%2019届清远籍毕业生46%留在清远就业。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高职教育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2019年,清职院获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位列广东高校教学成果实力榜高职院校第13名。《南方日报》814日在相关报道指出,必赢nn699net持续迸发教学改革活力。广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以来,学院累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

    高职院校怎样办出特色,怎样建设多元共治的办学体制机制,怎样找准办学方向并提升办学质量,解决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的问题,迫切需要整合政、校、行、企职业教育资源,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清职院为此做了深入的实践和探索,形成了一批标志性办学成果。

    党委书记林海龙主持的《基于一横两纵互链产教融合机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教改项目获2019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高等职业教育)一等奖。

    “一横两纵互链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彰显了高职教育的高教性、职业性和跨界性,是产教深度融合的顶层设计。一横即政、校、行、企实质性联合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横向联动平台;两纵即完整的中高本衔接纵向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链,及由职教集团、专业群职教联盟和专业技术技能委员会组成的纵向组织链。一横两纵互链的产教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机制,将政、校、行、企横向联动平台与中高本人才培养纵向链条、校企双元育人纵向组织链条互链互融,有效整合区域职业教育资源,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搭建了人才培养、职业培训和技术研发创新的资源共享平台。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有效解决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的问题。该成果有效地推动了职业教育的跨界融合发展,构建了人才培养的专业链、产业链、创新链和社会服务链有效对接的平台和桥梁,推动了职业教育从层次教育向类别教育的转型,构建了人才培养立交桥;为地方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探索出一条特色办学之路。

    2018年,广东特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5年,清职院被确定为教育部现代学徒制首批试点单位。通过几年探索,学院凝练出校企双元育人,交互训教,岗位培养;学徒双重身份,工学交替,在岗成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特征与标准,这些核心成果已反哺到其他专业,促进了产教融合。201812月,学院顺利通过教育部现代学徒制第一批试点单位验收。学院在现代学徒制探索与实践方面成效显著,为国内高职院校推行现代学徒制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借鉴。

 

 

 

    围绕入珠融湾和乡村振兴

    促进科研成果落地转化

    高职院校以应用性、立地性科研为着力点,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随着国家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清远确立了两市三区的战略定位,并加快了广清一体化战略的实施步伐,调整了产业结构,新增了对大数据、机器人等新型产业的布局。学院建立了1个省级、5个市级和7个校级工程技术中心,能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笔者了解到,清职院科研与社会服务工作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抓弱项、补短板,取得了显著成效。2019年,省市级科研项目立项44项,同比增长144%;各类专利授权数量31项,同比增长82%;新增市、校级科研平台3个;新增省级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12个;发表学术论文165篇。据《武书连2019中国高职高专排行榜》,学院在全国988所公办高职高专中科研能力指标项排名第69位,在全省排名第9位,在粤东西北排名第一。

    2019年,由清职院博士团队主持申报的“‘十四五以广清一体化为主抓手,加快入珠融湾发展思路研究课题入选市发改局清远市十四五规划前期课题研究项目,清职院成为唯一本市承担项目单位。学院博士团队还承担市委委托课题以广清一体化为抓手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对策研究,形成决策咨询报告供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

    学院建筑材料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团队与广东家美陶瓷有限公司共同承担两项市级产学研科研项目,攻克了两大技术难题,一是实现了绿色生产,将陶瓷抛磨废料回收利用在仿古砖生产中,为企业每年增收节支达500万元,也减少了社会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二是对过去传统间歇式球磨进行改造升级,实现连续式球磨生产,球磨生产能耗降低8%-15%,年节约成本350万元以上。

    为促进产业兴旺,推进乡村振兴,清职院开展了名优特农产品开发研究。在学院科研人员的技术攻关下,远近驰名的英德九龙豆腐开始标准化生产,不仅解决了产品的保质期问题,使产品从原来天气较热时只有半天左右延长至7天,生产效率也比原来传统生产提升近10倍,对于推广九龙豆腐品牌及销售,提供了良好的生产、技术支撑,大幅提升企业生产效益预计在800万元以上。

    笔者了解到,清职院还紧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社会服务的需求,大力开展社会培训、技术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2019年,培训15000多人。

 

 

    贡献清职智慧

    推动清远大文化传承与创新

    2017年,清职院被评为第一届广东省文明校园2019年被确定为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

    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正确的文化建设方向,全面履行育人职能,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院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从理念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等多维度加强文化建设,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将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有机融合,发挥文化熏陶和以文化人作用。

    发挥文化引领作用,促进办学水平持续提升。学院坚持把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思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地方特色文化和企业文化融于学院文化建设,对接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国际合作交流等五大职能定位,渗透于学生行为、教师行为和学校行为三个方面,形成了以以人为本、艰苦创业、改革创新、协同优质为核心文化理念的社会主义职业文明的文化体系,探索出具有学院特色的文化育人模式。把党的领导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各环节,坚持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思想、地方特色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融会贯通,牢牢扎根于地方特色历史和民族文化基因,使学生多方位获取校园文化的滋养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促进成长成才,从而实现学院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双提升。

    清职院积极推动成果转化,提升地方特色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建设的数字化水平。

    201612月,学院向连南瑶族自治县无偿捐赠清远排瑶文化数据库,数据库的使用将为连南瑶族文化、旅游事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20184月,学院向清远市史志办公室捐赠清远历史名人数据库成果,该库成果的推广有利于挖掘、保护、传承清远历史名人资源,弘扬历史名人的高尚道德及精神品质,促进了清远文化旅游资源的宣传和开发。

    “校团合一的清远市民族歌舞团活跃文艺演出舞台,承担市清远市送戏下乡”“春节慰问文艺百村行等品牌演出活动。歌舞团还获邀赴巴拿马慰侨演出,到东莞、佛山和港澳等地演出。

 

 

 

    ■对话

    走协同优质之路

    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

    2018718日,清职院召开第三次党代会,描绘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蓝图,走协同优质之路。清职院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服务水平?必赢nn699net党委书记林海龙、院长胡刚揭示发展之道。

    完善顶层设计▶▷

    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走高质量特色发展之路

    问:面对职业教育良好发展形势,学院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林海龙:近年来,清职院抢抓发展机遇,完善顶层设计,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16年,学院在制定十三五发展规划时,提出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到2018年通过省示范性高职院校验收,办学综合实力和水平走在粤东西北前列;第二步,到2020年,创建高水平高职院校,达到珠三角高职院校发展水平;第三步,到2025年,争取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等职业院校。今年以来,学院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贯彻落实《广东省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精神。坚持以创建双高〔省级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群)〕为平台和抓手,推进高质量发展。

    问:在提升服务地方能力和水平方面,学院有什么举措?

    林海龙:学院紧紧围绕广东省一核一带一区的主体功能定位,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1+1+9”的重要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二市三区的战略定位,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清职院作为广东省职教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与区内各高校协同发展,积极为清远入珠融湾、广清一体化建设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对接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重点产业、龙头企业,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服务区域人才需求,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问:清职院被评为第一届广东省文明校园”“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文化文明建设有哪些有效举措?

    林海龙:高校是生产理论、传播思想、传承和创新文化的高地。文化是一种软实力,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润物无声,文化文明建设对学生成长成才影响是深远的。学院积极发挥文化治校和育人职能,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学院坚持人本、创新、协同、优质的办学理念和立德树人,工学结合,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办学定位。凝练形成师生广泛认同的、凸显学院特色的校训(厚德、精技、致用、立业)、校风(追求卓越,创新笃行)、教风(爱岗敬业,博学善导)、学风(尚德悦学,知行合一)和学院精神(艰苦创业、改革创新、追求卓越)。加强一训三风教育,在校园进行宣传,让师生体会、认同、践行,使之成为师生的价值取向和共同追求,将文化文明引导、渗透到日常行为规范,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深化内涵建设▶▷

    多项试点落地学院取得成效

    问:清职院在协同育人方面的做法与成效如何?

    胡刚:近年来,学院以清远市职业教育集团为平台,深化政校行企合作,与520多家企业(行业)单位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在校校合作方面,2019年,学院继续与清远工贸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省连州卫生学校等辖区内6所中职学校开展“3+2”贯通培养试点。2017年,学院被确定为全省首批专本对接试点高职院校,2019年,分别与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韶关学院、肇庆学院、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在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旅游管理、食品生物技术、药品生产技术、护理等6个专业开展专本对接试点,是全省高职院校试点专业较多的学校,更是粤东西北高职院校试点专业最多的学校。

    问:清职院在其他试点探索方面取得哪些成果?

    胡刚:清职院作为教育部和广东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高职院校,多项探索项目获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现代学徒制探索引领全国。试点专业内涵建设进入新的阶段,完成开发医学美容技术、护理、机电一体化技术3个专业省级教学标准,已出版校企深度融合系列教材7本。学院2017年成为广东省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诊断与改进七个试点单位之一,诊改工作持续推进,质量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构建了基于SDDI(标准Standard、实施Do、诊断Diagnosticate、改进Improvement)循环的内部质量保障运行工作长效机制,实施全过程监控。搭建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信息化平台,形成了数据驱动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运行模式,大幅提升了教学管理和质量保障能力。

    

 

 

手机版扫一扫

地址: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东城街蟠龙园    邮编:511510     网站:www.xzdiguo.com

©2024 版权所有:必赢nn699net - 必赢国际电子游戏网站  粤ICP备17086081号

Baidu
sogou